第19届中国计算机系统(ChinaSys)研讨会在渝举办
2020年12月5日~6日,第19届ChinaSys研讨会成功在重庆举办,本次会议由ACM ChinaSys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承办,有来自国内外4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200多位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现场参加会议,重点讨论了计算机系统存储、性能和可靠性、安全以及应用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及科研经验分享。
5日上午开幕式上,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院长、中科院计算所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谭光明研究员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辞,感谢大家在疫情期间仍然积极参加本次会议。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女士代表重庆两江新区致欢迎词,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她介绍了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历程、区位优势,以及两江协同创新区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引进情况,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加强两江与计算机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包括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ChinaSys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包云岗研究员作为本次大会执行主席致辞。他回顾了ChinaSys创建的初衷,以及10年间,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从低水平向国际高层次水平迈进的进程,对现在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水平感到高兴,并祝愿我国计算机系统研究获得新突破。 5日的研讨会分为特邀报告和论文报告两部分。特邀报告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舒继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张霖涛博士主讲,分别介绍了高性能固态存储系统的构建、下一代AI软件基础架构。两位的报告激发了大家对他们先进科研成果的热烈讨论。
在论文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作者分为五个小节进行了论文讲解,会场井然有序,讨论络绎不绝,由于时间紧迫,很多人在茶歇时间以及当日会议结束后和论文演讲者进行深入讨论。 5日晚举行举行第19届ChinaSys颁奖礼,颁奖礼开始,陈海波教授发表致辞,作为ChinaSys创始人之一,首先介绍了ChinaSys近十年的成长历程,号召大家申请评奖,积极参与到ChinaSys的研讨中。 首先颁发的是新星奖。第一位新星奖获得者杜子东博士,他在深度学习处理器方向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曾获得CCF A 类会议 ASPLOS’14 最佳论文奖(亚洲首次)。第二位新星奖获得者夏文博士,研究方向主要聚焦面向数据中心存储系统的数据去重压缩研究,在USENIX ATC、FAST、IEEE Transactions等系统领域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之后颁发的是优博奖。第一位优博奖获得者是左鹏飞博士,他在博士期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10余篇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OSDI'2018和MICRO'2018上的两篇论文,分别刷新了华中科技大学在相关领域顶级会议零的纪录。第二位优博奖获得者张霁博士,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ATC, DAC, ICPP, SIGMOD, VLDB, IEEE TPDS等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左鹏飞和张霁都是华为“天才少年”的获得者。新星奖和优博奖的颁发不仅鼓励了获奖者,更激发了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ChinaSys研讨中,参与到计算机系统的先进科研成果的交流中。
6日研讨会有特邀报告和“科研背后故事”两个环节。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贾伟乐副研究员介绍了他获得了SC20戈登贝尔奖的论文:HPC+AI+物理模型:智能超算应用新发展,对超级计算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研究所所长、领域操作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波老师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研究的一些体会与展望。四位第19届ChinaSys新星奖和优博奖获得者进行了经验分享,大家的科研体会与经验分享都离不开“厚积薄发,莫问前程”,科研过程可能是曲折的,但成果一定是光明的!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增进了计算机系统研究领域的交流,各位与会人员和业界人士了解到计算机系统的先进技术并开发了思维。
背景介绍:
ChinaSys组织2011年由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所高校的老师以及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人员发起设立,旨在促进中国在系统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以期“在国际系统领域发出中国的好声音”。自2015年8月起,ChinaSys成为ACM SIGOPS分会,正式名称为ACM SIGOPS ChinaSys。它关注的领域包括: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系统安全、移动嵌入式系统、云计算、多核和众核系统,以及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等等。
自成立以来,ChinaSys每年组织2次仅限邀请对象出席的研讨会,参会人员可以在会中报告其早期研究成果或者是最近发表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通过在会中交流和探讨,收集对早期研究成果的反馈,进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